节气,是中国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和确立“十二月建”的特定节令,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厚重的历史积淀,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。

二十四节气的由来
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。远在春秋时代,就定出仲春、仲夏、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。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,到秦汉年间,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。公元前104年,由邓平等制定的《太初历》,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,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。

在国际气象界中,十二节气被誉为“中国的第五大发明”。


2016年11月30日,中国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

每一个节气,
都是一次天地的律动。

每一个节气,
都是一场人间的盛典。

每一天,
都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日子,
都值得载歌载舞,举杯相庆。

湘醴窑·中国节气|釉下五彩宫廷觚杯,以陶瓷为载体,创新经典青铜酒器觚杯,运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匠心原创,手作精工,致敬先辈智慧,感恩大自然的馈赠,邀您共饮多姿多彩的生命佳酿。